首页 >> 老科协智库 >> 建言献策
特约老专家建议(2019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9-12-5 9:42:49发布人:zwq

关于加快建设完善

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设施的建议

香坊区老科协副会长    徐伟力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截至到2018年底,哈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高于全省、全国老龄化水平。哈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失能老人不断增多等特点。深度老龄化对国家与民生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而持久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市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和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养老的内涵与养老的模式不断地发生变化,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其社会成本低、家庭支付费用较低、更加贴近老年人心理、亲情关怀与精神慰籍没有明显变化、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等优势,受到社会和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在我市的养老服务格局中,受到90%以上的老人欢迎,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我市主要的养老形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具有广泛需求和开发前景的养老方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政府不断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资金的支持力度,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平台设施投入与国内其它发达城市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相比,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发展缓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用房不足、场地狭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齐全、标准不达标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城区之间、新老社区之间养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设施软硬件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尤其农村刚刚起步,城区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的老旧社区缺乏足够的服务设施。

(二)整体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和服务水平还不高、功能发挥不充分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对资源整合配置不够,尤其缺乏优质资源的整合,优质医疗保健的服务资源的下沉问题没有解决好,供给能力不高。社区医院在老年人健康、卫生方面的支持,仍停留在病后治疗上,在疾病预防、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比较有限。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人性化、个性化方面的健康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品牌没有树立起来。

   (三)缺少专业人才,无法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服务

全市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具有中、初级社工职称的医疗健康服务人员仅有485,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极度匮乏无力提供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因为缺少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外面的养老专业人才招不来、当地的留不住,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已成为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

(四)缺少信息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还没有打通

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但大多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还没有搭建信息平台,不能与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有效对接,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智慧养老硬件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没达标;养老群体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服务信息等大数据的全面分析和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数据支撑很难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服务资源和服务对象双向交流缺少社区沟通渠道,未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交流模式;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对加盟服务供应商进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三、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当前我市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更好地满足我市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晚年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总体规划,完善社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升级改造

社区养老设施是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承载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才能使这项事业有机运转、机制真正破题。政府要将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平台纳入总体改造建设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在公共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各级财政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平台的改造建设的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重点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场所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建设

(二)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提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闲置社会资本、优秀社会组织、专业社工队伍等社会力量,投入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运营与管理中。培育养老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运营,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养老服务兴办主体多元化,围绕对老年受众生活照护、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旅游休闲、教育文娱等多元化服务,探索创新能够有效丰富、改善、保障老人生活服务新产品、新业态。推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效果提质增效。

发挥社区养老纽带作用,推进医养结合。结合分级诊疗制度、医生及护士多点执业制度、家庭医生制度改革,通过一般性医疗、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护理资源在社区的下沉,通过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对接,真正有效实现医养结合进社区,实现服务连接便捷化。

(三)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就业环境

要充分认识到养老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的职业,将养老服务人员作为我国现代化职业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建立养老服务职业技术评定、认证体系;培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爱心、社会公德。将为老人服务作为传承中华美德、构建敬老孝老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社会的标志; 全社会给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充分的尊敬和爱戴。

构建“ 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企业内训”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制度。规范课程,统一教材,加强公办院校开办的养老服务人才相关院系与专业的建设力度。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鼓励企业与公办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实训合作。

 “政- -社”联合,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就业环境。鼓励与引导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与养老机构相连接,打通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晋升通道;鼓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联合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养老服务优秀人才给予奖励;针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在户籍、社保、子女教育、税收、生活补助等方面基于政策倾斜,增强社会职业认可。

(四)养老信息化平台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无缝对接,打通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

加快社区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无缝对接,依托社区服务站聚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体检机构、家政服务提供商、日用品零售商、老年用品提供商、药品零售商等产业服务链上下游,把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送进社区和家庭,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智慧养老从概念到真正落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专门从事为老服务工作的助老员,快速响应社区老人的服务需要,老人有需求时,只需拨打12349告知平台,社区平台会根据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安排社区助老员或各类加盟服务商直接承接服务,提供养老咨询、紧急求援、保健康复、家政保洁、餐饮配送、上门送药、陪诊陪聊、心理慰藉等服务。

搭建社区信息发布平台,畅通老年人信息来源,建议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了解社区活动信息以及活动资源的发布渠道,加大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尤其是信息的传递方面,建立老年人群体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让老年人及时掌握相关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