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科协智库 >> 建言献策
特约老专家建议(2019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19-11-11 10:07:13发布人:zwq

抓住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机遇

加快哈尔滨新区改革发展

 

哈尔滨市特约老专家      曹桂林 于江波

 

今年8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972文),正式批复设立了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说,我省获批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我市加快发展,特别是哈尔滨新区的改革发展,是一次难得的重大机遇。抓住自贸试验区获批的有利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统筹政策实施和体制机制创新,把自贸试验区探索创新同新区改革发展有机结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于加快新区建设和推动全市振兴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新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设立的自主开放的特定区域,一般包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要开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监管法制化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着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实验田的作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我市新区建设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定位上的高度协同有利于发挥新区优势。根据国家批复的发展定位,哈尔滨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中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我省国家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打造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其中,哈尔滨片区的功能定位是重点建设对俄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增长极和示范区。同时,哈尔滨片区在地理上恰好主要位于我市新区核心区域。发展定位上的高度协同为新区和自贸实验区相互支撑、借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新区的发展优势。二是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为新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我国主动适应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新变化,争取国际话语权、主动权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自贸试验区与以往的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并将成功的创新成果向区外复制推广。近年来国务院在外经贸政策和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如“汽车平行进口、一门审批、最多跑一次、一证多照”等等,就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取得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复制实施的。我市新区建设既可以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也可以借鉴和采纳其他自贸试验区已取得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更好提升区域治理效能。三是“国家实验田”为争取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自贸试验区作为全国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的实验田,已经上升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3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以来,我国已分五批确定了18个自由贸易实验区。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总结复制自贸试验区实践经验基础上,已先后出台类50多个促进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文件,各相关省区市也立足实际出台许多创新性政策举措。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厅局,也将在各试验片区积极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多的有针对性的自贸试验区创新性制度措施,这将为我们更多地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新区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新区是国务院于201512月批复设立的,目前已经接近4个年头了。我市新区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和产业基础较雄厚、生态环境优良、对俄合作基础较好,哈尔滨新区也是中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新区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特别是推出的“区街一体化改革”、“承诺即开工改革”、“最多跑一次”等区域特色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同先进城市新区相比较,哈尔滨新区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区示范带动作用还有待发挥。哈尔滨新区获批复三年多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上看,还没有真正打开局面,新区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区改革创新在全市和全省形成的复制推广模式数量还很有限,作用尚不明显。二是新区的发展思路还需要深入谋划。从发展思路上看,目前新区规划仍然不是十分清晰。虽然大的方向和国家批复的哈尔滨新区发展目标比较明确,但在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思路上路径不够清晰,导致新区发展方向性不强,传统路径依赖比较明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亟待通过提高站位、明确路径、实化举措等方面加大谋划创新力度。三是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哈尔滨新区区域范围涵盖松北、平方、呼兰三个行政区,地域板块比较分散,协调管理和协同发展的难度较大。目前虽进行了一定的管理体制创新,对呼兰利民开发区由松北区进行了托管,但推进中也出现了一些体制、人员和要素整合方面的问题,同时平房和松北发展尚未形成合力,也制约着新区改革发展的整体推进。这些都需要尽快以更大的视野和思想解放的力度来加以突破。四是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亟待提升。尽管哈尔滨新区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看新区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健全,产业链条较短,发展后劲不强,特别是松北区作为新区核心区产业发展规模效应不明显,区域产业支撑能力亟待提升。松北区作为我省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承载地,在物流、金融、外贸、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证券投资、外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三、加快新区改革发展的思考

完善新区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特别是学习国内已有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我市实际和国内新区、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已有的新区发展规划思路进行深入完善,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引领性,使之成为推进新区建设的施工图,成为推进新区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切实改变那种规划和实际相脱节,两层皮的做法,细化规划落实方案,使规划成为可操作的工作蓝图。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增强规划执行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依法实施新区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突出规划的严肃性,发挥规划实施的导向性。

(二)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在新区产业发展上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不能来什么项目搞什么项目,更好发挥新区产业对全省全市乃至东北亚区域产业布局的引领作用,使新区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具有巨大潜能的区域经济引擎。要高起点高定位制定新区产业发展战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通过长期不懈努力,真正打造出几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高端产业集群。要推进构建技术链、价值链、要素链有机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应积极谋划发展目前我市在技术和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如基于石墨烯技术的先进储能装备产业、具有技术优势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通讯及雷达装备产业、民用卫星和航空航天装备、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产业等等。要把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同构建新区产业体系战略协同推进,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目的性、时效性、主动性,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新区构建优化高端产业体系的有力手段。同时,要积极规划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产业,以服务贸易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提升新区产业发展层次,带动新区内各类产业协调发展。

(三)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我国推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6年多来,各地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很多促进自贸区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有些已由国务院复制推广大全国,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国务院复制推广了自贸试验区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共有35项,其中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29项,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6项。截至2019年,国务院已复制推广了五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共复制推广各方面改革试点经验107项,分别涉及到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领域、服务业开放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进口研发样品便利化监管制度、海事集约登轮检查制度、金融租赁公司收取外币租金、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便利化改革等诸多方面试点经验同时,上海、天津、福建等第一批自贸区总结形成了自贸区建设应遵循的法治精神和基本法治原则,即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民众法无禁止皆可为。各有关部门复制推广的相关改革试点经验也已经达到了53项。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也总结形成了一大批改革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分别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模式、集成化行政执法监督、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督互认模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供电服务新模式、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行汽车政府监管服务模式等等方面。。我市在新区和自贸区改革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已经行之有效,被实践证明是科学可行的通行做法。

(四)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力度。去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现代农业和装备制造业之后,在沈阳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对进一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第一条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城市振兴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在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地区来说,能否有效解决营商环境制约的问题,就成为能否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我省我市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从抓干部作风入手,持续推进整顿作风优化环境工作,营商环境与过去相比较有了明显的改善。 推进我省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建设,作为承载主体的哈尔滨新区只有持续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才能更好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取得突破。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与区域社会文化传承和社会心理特质具有高度相关性,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顽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为基础,以推动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为重点,通过改善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活力。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必须构建良好区域营商文化,用更加开放、包容、公正、公平的心态引导社会舆论,努力形成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取向。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必须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围绕优化职责这个关键,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规范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