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前沿科技
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有望发现药物治疗口吃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4-9 9:14:37发布人:zwq

口吃是一种在儿童期形成的以语言欠流利为表现形式的言语障碍,其特征是在语言交流中,声音和音节的重复或延长过程经常发生中断。发育性口吃者通常在6岁时出现症状,大约65-85%的人在16岁时逐渐恢复。

科学家们在小鼠口吃模型中发现,大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减少,纹状体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降低与多巴胺水平升高有着相关性。既往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可以阻断相关多巴胺受体,作为第二代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其可以抑制多巴胺的活性,这提示利培酮可作为治疗口吃的潜在药物。近期,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国家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以[18F]脱氧葡萄糖为标记FDG-PET影像系统,发现了利培酮治疗口吃的可能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杂志,题为:Investigation of Risperidone Treatment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Brain Activity in Patients Who Stutter。

研究人员对10名右利手的成人口吃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通过观察利培酮对脑代谢的影响发现,利培酮治疗组在大脑特定区域的葡萄糖摄取较高。利培酮治疗后由尾壳和壳核以及Broca的区域组成的左纹状体代谢增加,该研究更加印证了先前的结果,表明多巴胺活性升高和纹状体代谢低下在口吃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培酮治疗口吃的作用机制涉及部分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代谢的增加,而使用神经成像技术可视化口吃患者大脑中的变化,可以提供对这种疾病有价值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指导未来治疗干预的发展方向。

同时,研究人员指出,因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涉及辐射暴露,此研究具有局限性,未来将以更高分辨率、更低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开展研究,找到口吃患者大脑变化的信号分子,明确星形胶质细胞发挥的作用机制,从而设计出针对星形胶质细胞治疗口吃更为有效的药物。

论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ins.2021.598949/full

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