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学习研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30个“新理论”
发布时间:2018-6-13 13:14:40发布人:ytt

        

 

67日市老科协在“2018年哈尔滨老科协会长研讨班”上,邀请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祝福恩作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报告,讲了“30个新”。现将报告全文刊登于此,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30个“新理论”

 

         祝 福 恩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政府和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理论优秀宣讲个人,省中青年专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宏篇巨著,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篇章,是指导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指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是展现习近平作为世界级领袖人物风范的政治宣言。为方便对十九大精神学习,切实把握十九大精神真谛,按报告32440字行文逻辑顺序概括出30个“新理论”,供学习使用并请教正。

1、新主题(报告序言第4段)。即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新主题一是首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一体,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新”;二是创造性提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党从13大到18大报告主题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没有提进入“新时代”,在主题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起来”新政治时代,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特点。“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提及最多的词汇,共36次,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这是十九大报告的政治判断。

2、新时代(报告序言第4段)。即首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的政治判断。新时代以党的十八大习近平同志出任总书记为实践起点、理论起点、逻辑起点。其事实依据:一是经济发展了根本性、关键性的变革,即经济数量型转身质量型;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三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标志是5个“时代”(见第一章第20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民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新时代的新定位。

3、新成就(第一部分第1段)。即十八大以来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是“很不平凡”。十八大新成就推动并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报告(从310段)列举了“10个”世人瞩目并震惊的成就。第一个是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超过8000美元,是处在中等收入经济区的高端,其中约40%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5年取得的。第十个是全面从严治党成就卓著。5年来惩处省军级以上干部和中管干部440人,十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43人、中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8,900余人、县处级6.3万人受到惩处。追回外逃人员是3453人,进而使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10个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事实依据和标志。

4、新评价(第一部分第13段)。即十八大五年来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根本性转变。十八大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性的“提出”、“出台”、“推出”、“推进”四个“一系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事,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袖人物风采和伟人贡献,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新问题(第一部分第15段)。即在肯定10个成就同时指出了存在的“7个问题”。在第十三章第2段指出了党建上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三个不纯问题。这是从来没有的新概括、新表述、新问题、新矛盾,体现了习近平作为领袖人物辩证思维和问题导向,新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所引发的,是必须要解决的。

6、新方位(第一部分第18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方位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纵横交错坐标。纵向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到“强起来”的时代即习近平时代。横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旧矛盾已解决,新矛盾出现并成为主要矛盾,执政党又有了新使命、新目标,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然给社会带来新矛盾,给执政党带来新任务。方位决定地位,地位要求责任担当。新方位给“习核心”领袖人物带来新历史使命。报告中用三个“意味着”界定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标志中国社会发展时代进程,已由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进入第三个政治时代,即习近平时代,这是新方位的必然结论。

7、新判断(第一部分第21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并于12大写入党代会报告,已贯穿我国社会36年。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做这样新判断,并把以往“物质文化需要”改为“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一个从来没有的新定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和反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新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矛盾的新特点。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8、新特点(第二部分第10段)。即新时代社会矛盾新变化必然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出现并形成新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指反腐斗争、政治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反恐斗争、反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禁毒斗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讲话,要求全党把握伟大斗争的“新特点”,要求全党要做到五个“更加自觉”,以发扬长期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9、新实践(第二部分第13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推进四个伟大的新实践。“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是中国共产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实践,这是人民的重托和历史选择,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责任担当。

10、新思想(第三部分第3段)。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已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和宪法。新时代的形成和标志是以新思想为标志、为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三次伟大飞跃,是习近平成为领袖人物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是“8个明确”。即第3段“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概括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进行新长征提供了理论指导。

11、新方略(第三部分第6-19段)。即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14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方略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付诸为实践的桥梁,是对“新时代”、“新矛盾”、“新实践”的落实,对“新思想”的实施。

12、新进展(第三部分第13段第八个“坚持”)。即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个所”的新进展。七个所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对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出“五个所”新提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本位思想和治国理政实践的本质。

13、新征程(第四部分标题25-6段)。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报告明确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实现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做战略性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原来提法相比提前了1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报告这里加上了“美丽”二字,并把现代化“国家”改为“强国”,使现代化强国目标更丰满,又与新发展理念相呼应,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

14、新体系(第五部分第2-3段)。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建设“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发,明确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任务,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国家,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5、新战略(第五部分第5段)。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战略包括9个内容,核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表明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战略内涵广阔、含义深刻,即“20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还有首提农村现代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都是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16、新保证(第六部分第1段)。提出“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习近平主席首次访俄讲话提出“鞋子论”,对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角度做科学阐释,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合理、合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报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设计。如“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公开、事企公开、管办公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新优势,为党政军群改革指明了方向。

17、新文化(第七部分第2段)。即首提“坚定文化自信”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界定。十七大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即表明文化发展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成熟和成型,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

18、新需要(第八部分第2段)。即首提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在第2段提出了“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即24个字的公共服务体系。目的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相适应,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有203次,平均每160字出现一次“人民”,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的奋斗目标。

19、新战役(第八部分第6段)。即首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113日在湖南湘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提出来的。到2020年以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层面的突破口。

20、新格局(第九部分第7段)。即首提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报告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标志,并首次写入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并实现绿色发展。

21、新目标(第十部分第2段)。即确立国防现代化新目标。把国防和国家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四个现代化”,即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新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在第5段提出组建退役军人保障机构。

22、新构想(第十一部分第9段)。即首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涵,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个新构想超越了以往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构想。报告把实现祖国统一与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结合起来,彰显了习近平作为领袖人物的人文关怀和高屋建瓴的战略视野。

23、新使命(第十二部分第1段)。即首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新使命。超越了以往党代会报告强调韬光养晦的理念,彰显新时代大国风彩,基于此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一带一路”等写入报告,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亮点,显示了习近平作为世界级领袖人物的宽广胸怀、世界眼光和外交理论。

24、新作为(第十三部分第1段)。即在新时代党建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报告党的建设出现13次,全面从严治党出现7次。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及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2段提出解决“三个不纯”根本问题,应对“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5、新要求(第十三部分第3段)。即首提新时代党建的新要求,具体内涵是“七个一。”首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把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执政党。”新要求中“党的全面领导”、“四以四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等都是第一次提出的党建新理念。

26、新任务(第十三部分第4-5段)。即首提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第4段)。政治建设是指“四个政治”及政治担当、政治本色(第5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报告提出反对“码头文化”,还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以解决好“三观”的“总开关”的新任务。

27、新责任(第十三部分第10段)。即向全党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新责任。全党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全党要有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并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在十九大强力推进制度反腐,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把制度反腐升华为依法反腐。

28、新体制(第十三部分第11段)。即首提“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确立监察委是政治机构,并以制度体系形成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六个监督合力。其中提出许多新举措,如强化政治巡视,制定国家监察法、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用留置取代“两规”等,目的是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已把监察委入宪并通过了监察法,习近平解决了反腐的世界性难题,这是习近平作为世界级伟大贡献。

29、新本领(第十三部分第12段)。即向全党首提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具体是“八个本领”,即“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把学习本领放在首位是个创意和要求。目的是要求执政的共产党在政治过硬同时,还要本领高强,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0、新精神(结尾第2段)。即提出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新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