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所)企老科协
中国机电事业的领航者——梁维燕院士
发布时间:2019-1-4 22:23:40发布人:trf

       梁维燕院士生前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一辈子没得到过什么荣誉证书,都是集体的荣誉,事都是大伙干的。我只不过是技术上的领导,国家的重大成果都算到我这个‘领头羊’身上了。”

这只是一位科技大家的自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W7E4sluAQicko7WL3UcLpX8Y4E82FY2FF5qspgFibOqUicVcPib7bOeqQ7SERcqap2ALqj8TaArkCEMmjWo2m4Ax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梁维燕院士正在检查三峡半水冷定子端部。

  如果从网络上搜索有关三峡的消息就会发现,几乎每条信息中都有梁维燕院士的名字,从机组论证招标,到工程质量验收,梁维燕院士的名字与三峡紧密相连,三峡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1980年,梁维燕院士受聘三峡工程论证机电专家组成员,参加电机设计与研制论证研究,极力主张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于国内制造。多年来,他为三峡机组国内制造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大型水、火电装备制造重大技术关键问题,对我国三峡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

梁维燕院士还是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他一直以科学的态度为一流工程严格把关。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考试”已经成为梁维燕的惯例。老先生在现场总是一边检查,一边不时地提问题,直到现场人员一一回答问题后才罢手。

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次到三峡现场,梁维燕都是一边检查机组埋件安装的质量,一边拿出自带的数码相机,拍一些现场资料带回去进行观察和分析。他还亲自钻进转轮底部,检查转轮内部焊接质量,一丝不苟。

如今梁维燕院士虽已驾鹤西去,但他不懈钻研、自主创新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者。

1929年,梁维燕院士出生于北京,良好的家庭背景及作为家族的长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幼儿到成年的时代,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各种思潮激荡的年代。1951年,天津北洋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最早解放的东北,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那时他就怀着一个中国重工业的梦想,而且一干就是60多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W7E4sluAQicko7WL3UcLpX8Y4E82FY2FHcHYIAMaESEmPicje4hrQovWgWpWSr7PFjbiazfaaItCUviazQmTp5gs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957年,随中国水电机组考察团在莫斯科。

  1951年,梁维燕院士入哈尔滨电机厂后在加工装配车间里工作10年,整天穿着工作服、高腰翻毛皮鞋,和工人在一起。

业余时间讲一些技术课程,与同事的关系十分融洽,也学习了不少实践知识。

19532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武汉视察,经过慎重研究,19581月,中央决定修建三峡工程,并把葛洲坝工程作为三峡工程的配套工程被提上日程。

然而3年自然灾害延缓了这一进程。

196912月,三线建设方针使葛洲坝所在地区用电严重短缺。毛泽东作出了号称1226的重要指示,葛洲坝建设正式启动。而此时,梁维燕院士已经做好了知识的储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中国水电的春天,当时,梁维燕院士已经是哈尔滨电机厂总工程师。

1981711350分,葛洲坝二江电站1号机组首次开机,30日正式并网运行。

葛洲坝机组转轮直径11.3米,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机组,被誉为世界卡普兰式水轮机组的里程碑,这一项目实现了我国水电制造史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发展,荣获一九八五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1613日,葛洲坝机组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3000天的历史记录。

“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最好尝试。”梁维燕院士说。

于是在三峡工程立项后,梁维燕院士针对国内水电装备状况,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自主创新之路,使得三峡机组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峡模式,哈电电机公司承制的机组的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梁维燕院士感慨万千。

“搞工程的,不可能一个人单打独斗,都是团队的力量,我只是其中一分子。”梁维燕院士说。

20101126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顺利实现175米蓄水。

“这样大型水电站(机组)安装制造是从葛洲坝打的底子。”梁维燕院士说。

  历史不会忘记,葛洲坝是中国水电的丰碑。从葛洲坝到三峡距离38公里,但时间跨越几十年。梁维燕院士追随历史的脚步,见证中国水电不断开拓创新的轨迹。

  2013年,梁维燕院士被评选为“感动哈电集团人物”,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62年奔腾不息的智慧浪花,在中国机电事业的长河中绽放;85岁精神矍铄的坚实脚步,领航中国机电事业一路前行。

  梁维燕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爱国奋斗的精神,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淡薄名利、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将永远铭记梁维燕院士的功绩,以他为榜样,继承遗志,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更加努力奋斗,以告慰梁维燕院士的在天之灵!